醫院成本管理的具體實踐經驗,主要分為以下十四個方面:
一、設立成本管理機構。為規范成本核算,強化成本意識,降低醫院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醫院應建立成本管理機構。成本管理機構由醫院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成本核算管理辦公室組成。
此外,醫院職能部門和其他各科室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執行醫院成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落實成本管理相關規定,實施成本控制;還需要按照醫院成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在醫院成本核算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和本部門成本核算相關信息和資料的記錄、統計、核對與報送等工作。
二、確定醫院成本核算范圍。這里主要包括七類費用:人員經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提取醫療風險基金、其他運行經費等。
不屬于成本核算對象的耗費,不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其主要包括:不屬于醫院成本核算范圍的其他核算主體及經濟活動發生的費用;在各類基金中列支的費用;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的費用等。
三、醫院成本核算分類。按照核算目的不同可分為四類:醫療業務成本、醫療成本、醫療全成本和醫院全成本。其中,醫療業務成本等于臨床服務類科室直接成本加醫療技術類科室直接成本,再加醫療輔助類科室直接成本。
四、醫院成本核算對象。一般應以科室、診次和床日為核算對象,三級醫院及其他有條件的醫院還應以醫療服務項目、病種等為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核算。具體可分為:科室成本、診次成本、床日成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病種成本、DRG成本(或DIP成本)。
五、科室成本核算。指以科室為核算對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歸集相關費用、計算科室成本的過程??剖页杀竞怂愕膶ο笫前凑蔗t院管理需要設置的各類科室單元。其核算過程主要分為科室成本核算單元、成本核算的基礎數據采集、科室成本歸集與分攤等。
六、診次成本核算。是指以診次為核算對象,將科室成本進一步分攤到門急診人次中,計算出診次成本的過程。采用三級分攤后的臨床門急診科室總成本,計算出診次成本。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全院平均診次成本=(∑全院各門急診科室成本)/全院總門急診人次
某臨床科室診次成本=某臨床科室門急診成本/該臨床科室門急診人次
七、床日成本核算。是指以床日為核算對象,將科室成本進一步分攤到住院床日中,計算出床日成本的過程。采用三級分攤后的臨床住院科室總成本,計算出床日成本。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全院平均實際占用床日成本=(∑全院各住院科室成本)/全院實際占用總床日數
某臨床科室實際占用床日成本=某臨床住院科室成本/該臨床住院科室實際占用床日數
八、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是指以各科室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各項費用,計算出各項目單位成本的過程。不包括藥品和可以單獨收費的衛生材料。醫療服務項目應當執行國家規范的醫療服務項目名稱和編碼。

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的主要計算方法包括成本比例系數法、成本當量法、作業成本法,其具體工作流程包括:
1.確定醫療服務項目及科室核算范圍;
2.采集基礎數據;
3.醫療服務項目直接成本數據歸集;
4.劃分作業、形成作業成本;
5.形成科室醫療服務項目成本;
6.計算院級醫療服務成本等。
九、病種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種為核算對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歸集相關費用,計算病種成本的過程。主要方法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成本收入比法。
十、DRG(或DIP)成本核算。以DRG成本核算為例,它是指以DRG組為核算對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歸集相關費用計算DRG組成本的過程。DRG病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和成本收入比法。
十一、成本報表。主要包括對外報表3張,對內報表15張。具體詳情如下:
十二、成本分析。主要包含趨勢分析、結構分析、本量利分析和比較分析等。
十三、成本控制。包括八種控制方法:預算約束控制;可行性論證控制;財務審批控制;執行過程控制;定額控制;全員全過程控制;內部審計控制;信息化控制。
十四、具體成本項目控制應用。包括人工成本控制;資金成本控制;物資成本控制;醫療儀器和設備成本控制;日常費用控制;建設項目成本控制。
做好以上14點,醫院成本管理一定會取得新的成效,最終助力成本控制更精細、運營管理水平提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學科發展水平、適應醫保支付改革、推動醫院發展、助力文明單位建設、加速人才培養等多個目的達成。
武漢九鼎顧問是一家醫院績效管理咨詢公司,獨創的“醫院SEP戰略績效管理模式”為多家醫院解決了醫院利益與員工利益的矛盾,如有咨詢需求請撥打熱點:027-82444583,或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直接咨詢。
更多資訊請訪問 醫院績效 http://www.solar-games.net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的版權歸版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給予刪除等相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