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經營管理網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頁>行業資訊>政策解讀
          【5.12國際護士節】為臨床護士松綁減負,讓工作更有奔頭
          提交者:發表時間:2023-5-12點擊次數:101來源:國家衛健委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護士節的主題是「發展護士隊伍改善護理服務」。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5·12護士節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采取暖心、用心舉措,關心愛護護士、強化人文關懷,落實各項惠護政策,進一步穩定和發展護士隊伍,持續改善護理服務,切實推動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
            
            5月11日,國家衛健委也對「發展護士隊伍改善護理服務」有關情況召開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嘉賓有: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付衛。
            
            1、進一步發展壯大護士隊伍
            
            近十年來全國護士隊伍總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約有30萬左右的新護士加入到護士隊伍中。2022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量超過52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約為3.7人。全國醫護比為1:1.18。護士隊伍的學歷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都得到了不斷提升。
            
            邢若齊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持續增加護士數量。推動實施《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指導督促各地醫院按照床護比等護士人力配置指標,結合各地工作任務需求合理增加和配置護士人力。到2025年,全國護士隊伍總量力爭達到550萬,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基層護士數量達到120萬。
            
            二是保障護士合法權益。深入推動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督促醫療機構為護士提供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改善護士工作條件,合理彈性安排班次,關注護士身心健康。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培訓。開展護士服務能力培訓行動,重點加強老年、兒科、重癥、急診、傳染病、康復護理等緊缺急需專業的護士培訓,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到2025年,上述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的比例不低于90%。
            
            四是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推動醫院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實施基于護理崗位的護士人力配置、績效考核、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獎勵評優等,都對編制內外護士統籌考慮,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進一步調動護士積極性。
            
            2、促進護士隊伍穩定發展
            
            護理團隊的戰斗力,也決定了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戰斗力,所以護士穩定,顯得更為重要。
            
            從醫院層面來說,圍繞穩定護理隊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一步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護理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醫院構建了護士的分層培訓體系,圍繞「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勝任力為核心」的培訓體系。提升護士的專業能力。同時醫院開展了危重癥護理項目的培訓工作,要求護理人員到相關科室做3-6個月培訓,并且進行考核。經過培訓的護士,在日常的危重癥搶救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中有100名護士,2022年,援藏醫療隊里面有23名護士,特別是在2022年年底,危重癥的搶救過程中,醫院迅速組建了21個亞重癥病房,在這些病房快速安全運行中,護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護士也獲得了職業的成就感。
            
            二是醫院方面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在這方面,北醫三院向工作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崗位傾斜。同時,醫院特別頒發「優質護理津貼」和其他獎項,讓護士更有成就感,更有價值的體現。
            
            三是護理文化的建設。好的護理文化可以穩定隊伍,只有護士滿意了,患者才會滿意。所以「專業、溫馨、尊重和成長」是北醫三院的護理文化,這樣的文化深入到三院護理人心間,同時讓人感覺到溫暖的「三米陽光」行動也是三院的一個護理品牌。激勵有保障,能力有培養,多元化的發展,使護理團隊有干勁、有希望。
            
            「近五年來,我們的護理隊伍相對穩定。作為一名院長,我自己也感覺到非常自豪。同時我自己是一名胃腸外科醫生,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我對護理的重要性深有感觸?!垢缎l表示,護士是醫生的「第二雙眼睛」,這「第二雙眼睛」對醫療質量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護理團隊對患者手術后康復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手術康復順利,離不開護理團隊,包括吃什么、喝什么、吃多少、吃什么樣的種類,同時大小便如何去觀察,這都是護理團隊在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護理團隊能夠積極的加入,這樣病人術后的康復才能夠順利有效。
            
            對于醫院來說,下一步為了更好體現護理的價值,穩定隊伍,將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將護理工作放在戰略的位置來統籌,放在醫院發展的重要位置來推進,探索新的護理工作模式,進一步發揮專業作用,體現護理的價值。
            
            第二,要增加多層次的護理人才的培養,打造精品培訓項目,讓優質資源輻射到更多的人群。
            
            第三,優化護理的評價指標。進一步強化激勵機制,讓護士的付出更有收獲,工作更有奔頭。
            
            3、改善護理服務
            
            自2010年啟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在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持續改善護理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護理服務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護理問題,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開展以「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的改善護理服務行動,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和貼近社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舉措:
            
            一是加強基礎護理,促進護理服務貼近患者。醫療機構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護士為患者提供醫學照護、病情觀察、協助治療、健康指導、人文關懷等身心整體護理服務。
            
            到2025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率要達到全院100%。要改善護理服務,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以及對患者的關心關愛。
            
            二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服務貼近臨床。加強患者巡視和病情觀察,嚴格落實核心制度,規范實施各類臨床護理技術操作,保障護理質量安全。夯實護理基本功,推動臨床護理專業化發展和護理人才培養,助推護理高質量發展。
            
            采取有效措施,為臨床護士松綁減負,盡量減少重復性考核競賽等,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貼近臨床,為患者提供直接的護理服務。
            
            三是拓展護理領域,促進護理服務貼近社會。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借助信息化手段,為有護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
            
            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提高基層護理服務能力,切實增加社區和居家老年護理服務供給,就近解決群眾急需的護理問題。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確保工作取得實效。醫療機構要從人、財、物等多方位加大對改善護理服務的保障力度,加強護士人力配備,健全完善激勵機制,加強信息化支撐,健全后勤支持系統,讓護士最大限度投入到臨床護理服務中,讓群眾有更好的就醫體驗和感受。
            
            談到醫院如何改善護理服務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付衛表示,要做「有溫度的醫院」,「溫度」主要來自護理團隊。
            
            北醫三院的門急診量常年處在北京市前列,門急診量去年達到434萬人次,出院人數超過了14.5萬人次,手術例次超過了8萬,開放床位有2300多張,護士是2728人,床護比超過了1:1。正是由于良好的人力資源配置,才使量和質能夠同步提升。所以醫院護理工作圍繞著「專業」和「溫度」兩個關鍵詞,不斷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
            
            從門診的角度,為了患者就醫更方便,護理團隊成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及時解決門診中隨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優化門診的服務流程。比如在換藥方面優化了流程,使換藥患者等待時間僅有15分鐘。
            
            圍繞住院患者少跑路,住院管理中心的護士們不斷優化住院流程,使住院患者滿意度穩步提升。
            
            同時,為了緩解手術患者用血難的問題,醫護團隊共同開展了「預存自體血項目」,大大緩解了用血、配血、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用血難的問題。
            
            護理團隊提出了「無障礙手術」服務理念,只要有需求,護士團隊隨時在線,為北醫三院手術量突破8萬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另外還拓展了護理服務,北醫三院互聯網醫院增設了「互聯網+護理項目」,組建了孕產婦一體化管理、腸造口護理等13個護理團隊,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方便了老年患者、行動不便的患者、孕產婦及新生兒等特殊群體的就醫。
            
            下一步,北醫三院將進一步改進工作,圍繞以下四方面來進行:
            
            第一,要持續關注患者就醫過程的難點。通過一站式服務中心,呼叫中心等多種措施,增加患者的就醫獲得感。
            
            第二,要建立患者安全與體驗研究中心,從患者的視角了解患者,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優化護理服務的流程,完善服務項目。
            
            第三,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優化特殊人群和急難危重患者的服務,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取長補短,進一步優化提高服務水平。
            
            第四,要進一步拓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加強居家護理的智慧化管理,依托社區服務中心,通過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為有居家護理服務需求的特殊群體主動提供高質量的幫助,要構建「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的互聯網服務模式。
            
            4、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
            
            自2019年我委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以來,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計2000余個醫療機構開展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為行動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了7類60余項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項目,打通了專業護理服務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工作。
            
            一是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范圍。指導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范圍,精準對接群眾多樣化、差異化的護理服務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可及性。
            
            二是持續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供給。指導各地聚焦群眾需求,統籌區域醫療資源,將「互聯網+護理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家庭病床、延續性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分級診療的要求,結合功能定位和實際情況,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在「互聯網+護理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是健全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制度規范。在不斷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管理制度、服務模式、服務規范、運行機制和技術標準等,健全應急處置機制、糾紛投訴處理機制等,促進「互聯網+護理服務」有序規范開展。
            
            山東省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的15個老年護理服務試點省份之一,近年來也積極探索創新老年護理新模式,有效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
            
            完善政策支撐,山東省是全國第一個實現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的省份,濟南、青島、東營3市和煙臺等5市部分縣市區建立了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參保人數達到3948萬人。拓展服務內容,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康復、用藥指導、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服務。
            
            加大服務供給,截至2022年底,83%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基層醫療機構建成了老年友善機構,80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擁有882家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598家社區嵌入式老年護理服務機構、2.7萬張老年護理服務床位、76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了日間護理中心、呼叫中心或者家庭病床,基本滿足了當前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需求。
            
            下一步,山東省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
            
            一是探索分層分類的服務,推動建立以縣域為單位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共同體,整合區域護理資源,完善分工協作機制,三級醫療機構提供指導和幫扶,二級和基層醫療機構為主體,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參與,將群眾的就診、住院信息和健康信息相結合,分層分類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
            
            二是探索服務質量云監管。將“互聯網+護理服務”納入醫療機構“魯護約”云監管平臺,推進服務價格分析、耗材使用、滿意度測評、醫療廢棄物處理、不良事件上報等云統計分析和監督管理,確保服務質量與醫療安全。
            
            三是探索推廣醫保支付。在醫保支付范圍內執行相應公立醫療機構收費價格的居家護理服務項目,經相應備案程序后,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通過以上舉措,到2023年8月底,全省將有60%以上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到2025年全省一半以上的縣將推行一體化管理,實現資源統籌利用、管理同質推進、信息聯通共享,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能力。
            
            武漢九鼎醫院管理顧問是一家集醫院發展戰略、醫院文化、醫院人力資源、醫院績效管理等咨詢模塊為一體的醫院管理咨詢公司。如有咨詢需求請撥打熱線:027-82444583,或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資訊請訪問 醫院管理咨詢  http://www.solar-games.net



            相關推薦:
            
            2023年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糾風工作要點發布
            
            年底前,川渝291家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將實現112項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23年上海市醫政醫管工作要點發布
            
            三部門聯合發文: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
          醫院管理咨詢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的版權歸版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給予刪除等相關處理。

          點贊 收藏

          當前輸入字數0個,您還可繼續輸入140

          掃一掃

          關閉

          1請填寫注冊信息

          2注冊成功

          獲取驗證碼

          我已閱讀并同意醫院經營管理網使用條款  和  隱私條款

          關閉

          看不清?換一張

          忘記密碼?立即注冊返回首頁
          国产一区二区18禁止观看|中文字幕无码av东京热|亚洲日韩线精品一区一区一区|日韩人妻精品受不了无码